醫病共享決策輔助工具

跳過此工具列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

即將接受頭頸部手術、化學及放射線治療的我,適合哪種進食方式呢?

科別 耳鼻喉科
主題類別 腫瘤
決策類型 治療
關鍵字 頭頸癌、進食方式、化學及放射線治療
適用病人條件 第三、第四期需接受手術、化學及放射線治療之頭頸癌病人,經醫師評估後: 1. 需長期以鼻胃管灌食超過2個月以上 2. 口腔進食功能受損需長時間復健,重新訓練口腔進食功能期間大於3個月以上。
可供選擇決策方案 胃造口管,鼻胃管
使用場所 病房
執行者 醫師、護理師、藥師
開發團隊、機構 臺北榮民總醫院口腔醫學部
輔助工具研發過程說明

一、 界定範圍:
頭頸癌病人常因化學放射線治療,造成牙關緊閉、吞嚥困難,導致食慾下降、體重減輕,營養不良可能會增加感染或併發症、中斷治療。因此傳統上,於化學放射線治療前,醫療團隊會建議先置入胃造口管,確保病人能獲得足夠營養、維持適當體重。但並非所有接受化學放射線治療的病人,皆無法由口進食以獲得足夠營養,而必須仰賴胃造口管;另一方面,胃造口管有感染、疼痛、管路照顧等問題,而影響生活品質。因此,藉由決策輔助工具,可以協助病人了解不同醫療選項之優缺點,採取適合自己的決策,提升照護品質。
二、 使用者需求調查
1. 於108年5月進行實證文獻搜尋,共搜尋到4篇SR、3篇RCT及2篇質性研究,以CASP、ROBINS等工具進行評讀,結果顯示:預防性或治療胃造口管、鼻胃管不會直接影響病人存活率,預防性胃造口管於治療早期能提供較佳的營養及體重,但6個月之後則無差異,鼻胃管的意外滑脫率較高,預防性或治療胃造口管於治療後之管路移除率無顯著差異。
2. 6月設計結構性問卷共10題,調查12位頭頸癌術後計畫置入胃造口的住院病人,對進食方式的意見,結果顯示:
(1) 擔心若沒有置入胃造口管會降低營養、體重,延誤治療,甚至影響治療效果。
(2) 置入胃造口後,害怕傷口會疼痛、感染、無法洗澡、不能出遠門。
(3) 學習管路照顧、灌食技巧、食物準備。
(4) 擔心是否從此不能再由口進食,必須一輩子依賴胃造口管。
(5) 不知道怎麼跟醫師表達自己的意願,尤其是當主治醫師建議治療前先置入胃造口,但自己希望等無法進食時再放。
(6) 希望醫院能提供容易理解的資料,介紹不同胃管,優缺點。

三、 實證資料
共搜尋3個資料庫,分別是PubMed、Cochrane及華藝,資料庫初步搜尋到263112篇,進行初步篩選,納入2010-2019年SR,2015-2019年RCT文章共55篇,經由標題及摘要檢視,符合納入條件的文章共13篇,排除3篇實驗組介入方式非預防性胃造口管、2篇比較預防性胃造口管早期灌食或常規灌食之成效、1篇為前驅研究,再藉由手動搜尋納入文章之參考資料,最後共納入4篇SR、3篇RCT及5篇非RCT文章;以CASP工具評讀RCT及非RCT文章,ROBINS TOOLS評讀非RCT之SR文章,使用GRADE進行證據品質評比。

四、 測試與修訂
1. 於7月1-10日以PDA工具進行α test,對象為口腔外科醫療團隊1位副院長、5位主治醫師、2位總醫師、5位住院醫師,檢閱PDA的內容,提供開放性意見;意見回收整理後,再修訂PDA。
2. 7月25日-8月4日邀請口腔癌病人、醫學系學生共20人,以5分法之Likert scale,檢閱PDA之完整性、簡單性,問卷回收後,使用cronbach’s alpha進行統計分析,依據統計結果,再修訂PDA。

參考文獻

1.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versus nasogastric tube feeding for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2. The effect of prophylactic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 (PEG) tube placement on swallowing and swallow-related outcome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 a systematic review.
3.Prophylactic versus reactive gastrostomy tube placement in advanced head and neck cancer treated with 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 a systematic review.

版本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