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共享決策輔助工具

跳過此工具列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

我有生產風險,該如何選擇生產方式?

科別 婦產科
主題類別 妊娠、生產與產褥期
決策類型 其他生產方式
關鍵字 陰道生產、自然產、剖腹生產
適用病人條件 懷孕30 週(含)以後的孕婦,經醫師評估後,生產風險註屬於為黃燈區中度風險者,包括胎兒過大、胎兒臀位、前胎剖腹產、妊娠高血壓、心臟病未合併心臟衰竭。 註∶生產風險簡介說明請參見「瞭解更多資訊及資源」。
可供選擇決策方案 陰道生產,剖腹生產
使用場所 診間
執行者 醫師、護理師、衛教師、個案管理師
開發團隊、機構 醫病共享決策推廣計畫-產科工作小組
團隊成員

2016年第一版:召集人 黃閔照/執行團隊 王亮凱、王宗曦、王英偉、石崇良、余忠仁、李宜恭、林芯伃、林宏榮、吳宜蓁、周幸生、侯文萱、徐圭璋、梁蕙雯、廖熏香、鄭明欣、潘延健、陳保仁、陳厚全、葉森洲、蔡榮美、蘇河仰、譚家偉(依姓名筆劃排序) 游育苓、吳碧娟、王映雯;2018年第二版:王亮凱、李宜恭、林欣伃、侯文萱、郭素真、陳可欣、陳淑芬、陳景寧、黃閔照、廖熏香、劉人瑋、劉建良、鄭浩民、譚家偉 (依姓名筆劃排序) 羅恒亷、吳碧娟、蔡庚君;2020年第三版:李宜恭、侯文萱、郭寶仁、郭素真、陳可欣、陳淑芬、陳祖裕、黃閔照、廖熏香、劉人瑋、劉建良、鄭浩民 (依姓名筆劃排序) 陳嘉珮、王郁涵、蔡庚君

輔助工具研發過程說明

一、界定範圍:
定義決策題目及適用對象的原因
為確保決策輔助工具之正確性及實用性,並持續提升決策輔助工具品質,本計畫於105年即訂定至少每兩年檢視並評估是否需更新決策輔助工具內容、實證資訊、描述或呈現方式,故本決策輔助工具以105年發展之「生產方式的選擇」,透過決策輔助工具更新檢核表,檢視各項目需更新之內容。
另考量目前學界對生產方式的考量方向不同,故修訂決策主題名稱為「我有生產風險,該如何選擇生產方式?」,並同步修訂適用對象為「懷孕30 週(含)以後的孕婦,經醫師評估後,生產風險屬於為黃燈區中度風險者」。
本決策輔助工具之適用對象為懷孕30 週(含)以後的孕婦,經醫師評估後屬於中度生產風險者,需要決定生產方式時的孕婦,透過運用本決策輔助工具由醫療人員幫助孕婦瞭解有哪些生產方式可以選擇,協助其思考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
二、需求調查:
收集病人及家屬對於該疾病或狀況治療選項的相關疑問及在意事項,哪些事情會影響病人做出決策。
(一) 醫療人員:透過問卷收集醫療機構有使用過此決策輔助工具105年版之醫療人員之意見,共回收12份問卷
(二) 民眾:我們針對婦女在考量生產方式的決定因素,藉由搜尋文獻及相關研究,彙整文獻有關婦女對於選擇生產方式的考量因素包含胎兒健康、寶寶出生的時辰、母親健康及安全性、陰道撕裂和會陰切開術、害怕子宮收縮/ 破裂、害怕裸露下體、擔心生不出來、或寶寶狀況改變需要緊急剖腹產、害怕待產及生產疼痛、害怕術後疼痛….等,並將相關考量因素內容列入本次研發過程參考。
三、實證資料:
依實證之臨床問題(patient and/or problem、intervention、comparison of intervention、clinical outcome,PICO)分類如下
(1) 適用對象/狀況(P):
「懷孕30 週(含)以後的孕婦,經醫師評估後,生產風險屬於為黃燈區中度風險者」並同步修訂決策主題名稱為「我有生產風險,該如何選擇生產方式?」。
(2) 決策選項(I、C):
i. 陰道生產
ii. 剖腹生產
(3) 結果,如病人偏好、風險、好處等(O):
步驟一、選項的比較
i. 選項間比較項目:包含待產及產後疼痛程度、手術、出血及麻醉風險、生產時間可預期性、產後恢復情形、產程中遇緊急狀況因應方式、性交困難及疼痛情形、新生兒呼吸急促(喘)發生率。
ii. 母體風險發生率:包含產後/手術大出血、生產/手術併發症。
iii. 新生兒風險
iv. 費用
步驟二、考量的項目:預先知道生產的時間、待產及生產時的疼痛、生產後的疼痛、產後恢復的時間、生產併發症及安全性、寶寶健康、產後性生活滿意度、生產狀況改變需要緊急剖腹產。
四、測試與修訂:
本次更新變更「決策主題」及「適用對象」,因此於初稿修訂完成後,進行第一階段α檢驗,包含邀請醫療人員評估 PDA 內容是否符合臨床需求與專業適切度檢驗、邀請民眾對PDA之可讀性與理解度檢驗。
(一)、醫療人員α測試共計收回21份
(二)、民眾α測試共計收回13份
五、利益衝突聲明、製作日期、資金來源:
本決策輔助工具為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承接衛生福利部「104年度醫病共享決策推廣計畫」項下開發,並於「106年度醫病共享決策推廣計畫」、「108年度醫病共享決策推廣計畫」項下更新,資金來源為前述計畫之計畫經費編列,最終更新日期為109年11月30日。
六、更新策略:
本決策輔助工具於105年度開發,維持每2年檢視最新實證並評估更新,並已於107、109年度完成更新。

參考文獻

1.衛生福利部健康署 106年版孕婦健康手冊。
2.Fan, D., Li, S., Wang, W., Tian, G., Liu, L., Wu, S., et al. (2017). Sexual dysfunction and mode of delivery in Chinese primiparous wome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C Pregnancy and Childbirth 17(1).
3.Jallad, K., Steele, S. E., & Barber, M. D. (2016). Breakdown of Perineal Laceration Repair After Vaginal Delivery: A Case-Control Study. Female pelvic medicine &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2(4), 276-279.
4.Caughey, A. B., Cahill, A. G., Guise, J. M., Rouse, D. J., &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2014). Safe prevention of the primary cesarean delivery.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10(3), 179-193.
5.Walfisch, A., Beloosesky, R., Shrim, A., & Hallak, M. (2014). Adhesion prevention after cesarean delivery: evidence, and lack of it.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11(5), 446-452.
6.Rørtveit, G., & Hannestad, Y. S. (2014). Association between mode of delivery and pelvic floor dysfunction. Tidsskrift for den Norske laegeforening: tidsskrift for praktisk medicin, ny raekke, 134(19), 1848-1852.
7.Sheldon, W., Blum, J., Vogel, J. P., Souza, J. P., Gülmezoglu, A. M., & Winikoff, B. (2014). Postpartum haemorrhage management, risks, and maternal outcomes: findings from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Multicountry Survey on Maternal and Newborn Health. BJO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121, 5-13.

版本 2020年第三版,更新日期: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