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共享決策輔助工具

跳過此工具列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

我預計要自然生產,該不該選擇減痛分娩呢?

科別 婦產科
主題類別 妊娠、生產與產褥期
決策類型 治療
關鍵字 自然生產、減痛分娩、硬脊膜外麻醉、麻醉後母體副作用、生產麻醉對新生兒的影響、labour 、labor、childbirth、delivery、epidural analgesia、Pain、satisfaction、labour length、caesarean、instrumental vaginal delivery、oxytocin、experience、breastfeed、headache、urinary retention、fever、motor blockade、nausea、vomiting、Apgar score、admission to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適用病人條件 預計採自然生產的懷孕婦女
可供選擇決策方案 減痛分娩,不使用減痛分娩
使用場所 診間、其他
執行者 醫師、護理師
開發團隊、機構 臺北榮民總醫婦女醫學部及婦產科護理團隊
輔助工具研發過程說明

依據107年衛福部出生年報統計,採自然產生產方式佔64.07%、剖腹產為35.93%(衛生福利部,2017)。生產經歷的疼痛讓許多待產婦女感到恐懼與擔憂,目前已有許多措施能夠緩解產痛,使用減痛分娩為其中一種。統計本院108年自然產婦女減痛分娩使用率為44%,但對其潛在風險與副作用大多一無所知,故選定主題,希望有機會嘗試自然產的婦女,能夠在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後,更舒適愉悅的面對生產過程,迎接新生命到來。
確認主題後,建立PICO關鍵字群,以系統性文獻回顧文章為主,搜尋華藝、CINAHL、Medline、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資料庫檢索文章,篩選符合文獻納入,參考醫策會提供的建議版本做內容的介紹,完成具實證基礎的決策輔助工具原稿。
邀請15位專家及6位非專業人士(產科專責醫師6位、產房麻醉科醫師1位、產房麻醉護理師2位、婦產專科護理師1位、產科督導長及護理長4位、實證專家1位、中文老師1位、護理學生5位),執行第一階段α test,就內容的重要性、正確性、適當性以「Likert 5分量表評分法」做評分,每個項目的平均分數界於4.0~5.0分,其中醫療選項簡介的正確性為3.8分,得分最低。探索原因為:原圖示無法說明減痛分娩施打部位,小組成員自製人形圖道具,取代原圖,並於解說時,以此人形圖道具輔助說明,讓產婦對施打減痛分娩有更具體的了解。另在步驟一,修改為提問方式,統整歸類比較項目,讓產婦對施打減痛分娩的認識更具系統性。修改後完成初稿,再邀請專業人員10位,包含:產科醫師1位、產房護理師:9位;15位民眾,包含產婦13位、產婦伴侶2位,執行β test,依據每一項目之可行性與易讀性進行分析,專業人員及民眾在可行性及易讀性得分皆為4.3~5.0分。小組成員希望了解影響孕婦決策的相關因素,在決策輔助之前,加入自製問卷。另考慮決策輔助工具的易保存性,故將輔助工具修改為三摺頁,方便孕婦收納於媽媽手冊。經上述修改後,定稿決策輔助工具,運用於預計自然生產的孕婦。

參考文獻

Anim‐Somuah, M., Smyth, R. M., Cyna, A. M., & Cuthbert, A. (2018). Epidural versus non‐epidural or no analgesia for pain management in labour. 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5).
Ruppen, W., Derry, S., McQuay, H., & Moore, R. A. (2006). Incidence of epidural hematoma, infection, and neurologic injury in obstetric patients with epidural analgesia/anesthesia. Anesthesiology: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105(2), 394-399.

版本 2020